从电话中传来阵阵嘈杂声,我听出小木又在用手机打电话。手机中传出的噪音不断变化着,隐约中一会儿是音乐声,一会儿是叫卖声,一会儿又没声儿了。机动车的行驶和偶尔的喇叭声则是每次接电话固定的音响背景。
与其说小木喜欢用手机,不如说她需要用手机。她干的是个“漫无定处、马不停蹄”的活儿——在各医院推销施贵宝公司的药,每天不知自己流动到哪儿,为此决定了我常与她保持流动的联系。
我不喜欢小木用手机给我打电话,这种边走边说的通话方式让我觉得根本不具备谈话的环境,我老有种被堵在门口说话的感觉,该说的说了,想说的却说不出。手机似乎专门是为了“急需”、“急用”,有事说事,没事挂机。时间长了,你会觉得亲朋好友个个打起了官腔,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。再说,手机话费不低,容不得你娓娓道来,倾心长谈,日久也就淡化了互通有无的温馨。
而最让我头痛的是,她的手机永远听不清,她在手机的那头也总是“说不清”。话音断断续续,忽高忽低,时有时无,三分钟不到能断两次,真是累心累人累嗓子。我认定有问题,她说手机是名牌,电池是新换的,不可能有问题。
每次呼她,我都特别强调“如果方便的话”,我的意思是,要在外边跑,就算了。她认为手机最“方便”,一点没商量地就打过来了。
晚上回家从“流动”变“固定”了,她又以父母在场不方便为由,还是用手机,我一听到那“嘈嘈切切”的声音就闹心,一腔柔情化为乌有。
熬到了双休日,公园里耳鬓厮磨之际,知心话正待“曲径通幽”,手机就闹钟一样响了,又是一笔生意杀来,打完了手机也打散了“鸳鸯”。我求她约会时手机能否“免提”,她振振有词:感情是前提,经济是基础。我说你的手机是第三者,咱俩早晚得吹。
一天看报,有半版登的都是手机电池假冒伪劣的报道,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鉴别真假电池的各种标准及方法,其中提到伪劣特征之一就有“杂音干扰”和“经常断机”。
我红道蓝道地把重点划出,标明了一二三四,剪下报道寄给小木,让她赶紧到报上说的地方去鉴定真伪。
没两天,小木打来电话,声音清晰:我去鉴定过了,是假的,已经找工商退了。你别傻乐,我这回儿打的不是手机,我没敢买电池,怕再上当受骗。
你按报上教导的去识别不就得了吗?
那方法太多,我记不住。
你拿着报纸去买呀!
报纸我找不着了。
……